產品知識

天然橡膠全攻略|優缺點一次看懂,選材避開這些雷!

2025-11-04

天然橡膠你一定聽過,但它到底有什麼厲害之處?為什麼輪胎、鞋底、輸送帶甚至醫療用品都離不開它?

 

天然橡膠最大特色就是「彈性超好」,同時兼具耐磨與抗撕裂的優勢。不過,它也有缺點,例如遇到油品或長期曝曬時容易老化。

 

這篇文章會用簡單好懂的方式,帶你快速認識天然橡膠的來源、特性、常見應用,還會幫你整理與合成橡膠的比較表,讓你在選材或採購時更有方向,不再霧裡看花。


加LINE免費諮詢:LINE ID 搜尋 @nhp1202w

 

🔍天然橡膠是什麼?

 

天然橡膠(NR)主要成分是順-1,4-聚異戊二烯(cis-1,4-polyisoprene)。這種結構讓分子鏈呈現「蜷曲、易伸展」的狀態,拉伸時能迅速解捲並在外力移除後回彈,形成我們感受到的高彈性。

 

再透過硫化(以硫原子把分子鏈「橋接」起來),在鏈與鏈之間建立網狀交聯:

 

  • 交聯密度↑ → 強度、耐磨、耐永久變形更好,但回彈與柔軟度會略降。 

 

  • 交聯密度↓ → 更柔軟、回彈佳,但強度與耐熱可能不足。

 

此外,NR 的玻璃轉移溫度(Tg)約在 −70 °C 附近,因此在低溫下仍保有良好柔性,這是它在避震、輪胎等「動態負載」應用長期吃香的原因。


乳膠怎麼變橡膠?

天然橡膠來自橡膠樹乳膠。實務流程可分為三段:

  1. 採集與保存:以割刀在樹皮劃口「割膠」,乳白色乳膠流入杯中;為避免自發凝固,常加入氨水等防腐/穩定劑。 
  2. 凝固與成形:運回處理場後,以蟻酸/甲酸促進凝固,接著壓延脫水成濕片。此步驟會影響純度、夾雜與均勻度。 
  3. 乾燥與分級:常見有煙片膠(RSS)、標準橡膠(TSR,如 STR/SMR/SIR 系列)、皺片/膠團等形式;再依色澤、灰分、氮含量、雜質與門尼黏度等指標做品質分級。

到廠後會依用途加入補強填料(如碳黑、白炭黑)、防老劑、增塑/軟化劑與硫化體系(硫、促進劑、活化劑),配方決定了最終的硬度、耐磨、回彈、耐候與耐介質等關鍵性能。


天然橡膠 VS 合成橡膠 性能比較

合成橡膠(如 SBR、BR、NBR、EPDM、VMQ 等):

  • NBR:耐油一把罩。
  • EPDM:抗臭氧、耐候與中高溫穩定。
  • VMQ、SE(矽膠):耐高低溫、潔淨級應用友善。

 

然而在動態強度、回彈與抗撕裂的綜效上,NR 依舊很難被完全取代,特別是在輪胎、避震襯套、輸送帶、製鞋等場景。

產業上常見並用策略:

  • NR+SBR/BR:平衡抓地、耐磨與生熱。
  • NR+配方抗老:改善耐臭氧/UV。

介質含油或長期戶外暴露時,改以 NBR/EPDM/VMQ、SE 為主更穩健。

整體來看,天然與合成屬互補而非你死我活:當你需要極佳的動態表現與低溫柔性,NR 往往是第一順位;但介質或環境條件更嚴苛時,合成橡膠或混用才是最佳解。


🔍天然橡膠有哪些優缺點?

天然橡膠彈性超強、耐磨不怕拉扯

 

NR 的拿手好戲在「動態載荷」——也就是零件在頻繁彎折、拉伸、壓縮時仍要穩定工作。

 

其分子鏈先天蜷曲、易伸展,回彈速度快,生熱低(低 hysteresis),因此在長時間反覆變形下不易因溫升而疲勞失效。

 

加上良好的抗撕裂與耐磨耗,非常適合輪胎(胎體/胎側)、避震襯套、阻尼墊、輸送帶、鞋底等需要屈撓壽命長與表面磨耗小的場合。若再搭配適當補強(如碳黑粒徑與結構調整),可在抓地/耐磨/回彈間取得更佳平衡。


遇到油和日曬,為什麼會撐不住?

 

NR 主鏈含有雙鍵,天生對碳氫油品、臭氧與紫外線較敏感:

  • 接觸油品(特別是礦物油、燃油)易膨潤、軟化、強度下滑。

 

  • 臭氧裂解會在受拉表面形成微裂紋,久而久之導致龜裂。

 

  • UV/日曬會加速老化、變硬或粉化。

 

改善作法包含:

  1. 配方抗老:加入抗氧化劑、抗臭氧蠟,並以填料與硫化體系調整交聯密度。
  2. 表層保護:外層包覆、塗層或採黑色配方(碳黑具遮蔽 UV 的效果)。
  3. 材料並用或改材:與 SBR/BR 並用以兼顧動態與耐候;若長期油洗或戶外曝曬,改選 NBR/EPDM/VMQ、SE 更穩健。

天然橡膠低溫友善,高溫需留意

 

NR 的玻璃轉移溫度(Tg)低,因此低溫柔性表現出色,常見標準配方在 −40/−50 °C 依然能維持可用彈性;但在高溫端(約 60–70 °C 連續使用)機械性會逐步衰退、壽命縮短。

 

實務上建議:

  • 設計預留安全邊界:以連續溫度為主、尖峰溫度另算裕度。
  • 降溫與散熱:動態工況下控制生熱(選對補強、降低內耗)。
  • 配方調校:藉硫化系統與填料微調耐熱與回彈;若長期高於 80–100 °C 的條件,考慮 EPDM/VMQ、SE 等材質。

加LINE免費諮詢:LINE ID 搜尋 @nhp1202w

🔍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該怎麼選?

材料比較的三個實務維度

選材別只看「硬度」或品牌名稱,先把這三件事問清楚:

  1. 介質(Medium)

    • 會不會長期接觸油品(礦物油、燃油、潤滑油)、溶劑、酸鹼或清洗劑?

     

    • 是否有戶外/臭氧/UV 暴露(例如屋外件、車門條、屋頂防水、日曬雨淋)?

     

    • 是否需要食品級/醫療級接觸(涉及揮發、析出、潔淨度與認證)? 

     

  2. 溫度區間(Thermal Window)

    • 連續溫度是多少?是否有短暫峰值(瞬溫)(例如運轉時 95°C,停機可達 110°C)?

     

    • 是否需要低溫柔性(−30℃ 以下仍維持彈性)或高溫耐久(80–150℃ 長期運行)?

     

    • 高溫+油品、低溫+撞擊等「複合條件」會加速劣化,要一併評估。 

     

  3. 動態要求(Dynamic Duty)

    • 零件是否承受反覆彎折/拉伸/壓縮?是否需要高回彈、低生熱以防疲勞?

     

    • 是否有撕裂風險(尖角、缺口、砂石磨耗)或需要長壽命屈撓(輸送帶、胎體)?

     

    • 若強調動態,NR/BR/SBR 並用常見;若偏靜態密封且介質嚴苛,NBR/EPDM/VMQ 更穩。

     

快速判讀心法:介質優先、溫度次之、動態加權。介質不合(例如油洗環境用 NR),再強的機械性也會被迅速打回原形。

 

快速對照表

場景/屬性

    NR  NBR  EPDMSilicone(VMQ)
動態彈性/耐磨★★★★☆★★★☆☆★★☆☆☆★★☆☆☆
耐油(礦物油)★☆☆☆☆★★★★★★★☆☆☆★★☆☆☆
抗臭氧/耐候★☆☆☆☆★★☆☆☆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★☆
低溫柔性★★★★☆★★★☆☆★★★★☆★★★★★
高溫連續★★☆☆☆★★★☆☆★★★★☆★★★★★
常見用途輪胎、避震、鞋底油封、油管屋面、車門條食品/醫療、電器密封

(星等為相對傾向,實際以配方與規範為準)

如何參考這張表:

  • 先圈出你的致命需求(例如「一定要耐油」),在該欄找星等最高的材質作為第一候選。 

 

  • 若同時有兩個以上關鍵需求(如耐油+高溫),採交集思維:NBR 勝在耐油,但若長循環 ≥100°C,可能要改走氟橡膠或矽橡膠(視介質而定)。 

 

  • 若你想兼顧動態強度與耐候,可考慮並用(如 NR+SBR/BR)或改選 EPDM(長期戶外) 

 

※涉及食品/醫療、揮發限制或潔淨度,優先評估 VMQ(矽膠) 並確認等級與認證。


什麼時候選天然橡膠較適合?

優先選 NR 的情境

  • 高彈性、耐磨、抗撕裂是關鍵,而且工況以動態屈撓為主(如胎體、避震襯套、減振/阻尼墊、輸送帶、鞋底)。

 

  • 低溫柔性很重要(−30~−50°C 仍需保持彈性),但不會長期油洗或日曬。

 

  • 允許透過配方抗老(防老劑、碳黑遮光、表層保護)來控管中度戶外/光照風險。

 

改選或並用合成橡膠的情境

  • 油品長期接觸:NBR 為首選(或視油種/溫度評估 HNBR/FKM)。

 

  • 長期戶外/臭氧/UV:EPDM 比 NR 穩;若還要耐高低溫與潔淨,考 VMQ。

 

  • 長期高溫(≥80–100°C):EPDM/VMQ 更有利,NR 容易性能衰退。

 

  • 多重嚴苛條件(高溫+油+動態):需以測試與配方微調為準,單一材質很難完美兼顧。

 

實務建議(流程化)

  1. 列「介質×溫度×動態」三軸需求 → 先排除明顯不適合的材質。
  2. 在候選材中做小樣測試(溶脹、老化、疲勞/撕裂)與標準規範比對。
  3. 與供應商討論配方與等級(填料、硫化系統、防老體系)與可替代方案(並用或改材),再定版量產。

用 NR,抓住「動態與低溫」的優勢;遇到油與日曬,就換跑道或用並用/表層保護把風險壓下來。


🔍天然橡膠典型應用與設計眉角

輪胎/避震與輸送帶

設計重點與並用策略

  • 輪胎(胎面/胎體/胎側):NR 以高回彈、低生熱、耐撕裂見長,但單用容易在高溫高速下發熱與磨耗加劇,因此多與 SBR/BR 並用:
    • NR+SBR:提升耐磨與抗滑;胎面常見。
    • NR+BR:降低生熱、改善低溫柔性與抗裂;胎體/胎側常見。 

 

  • 避震襯套/阻尼墊:長期承受反覆剪切與壓縮,NR 的低 hysteresis 可降低工作升溫;配方上控制交聯密度以兼顧回彈與抗永久變形(Compression Set)。 

 

  • 輸送帶:需要長壽命屈撓+抗撕裂;在礦山、砂石等磨蝕環境,NR 含量與碳黑粒徑/結構會直接影響耐磨與生熱;若接觸油污或高溫物料,需改材或表層改性。

 

實務眉角(供工程/採購速查)

  • 胎面生熱與磨耗是拉扯關係:要抓地就會犧牲些耐磨,靠 NR/SBR/BR 的比例與碳黑等級尋平衡。

 

  • 動態測試不可省:做 Goodrich Flexometer/疲勞裂紋等評估,確認長時運轉下發熱與裂紋成長。

 

  • 環境與介質:輸送帶若有油霧/燃油,NR 會膨潤軟化;改選 NBR/CR 或做覆面層抗油設計。

 

  • 溫度管理:動態生熱高時,可透過填料體系、硫化系統與結構(厚度、開槽)控制散熱。

製鞋與膠帶/膠管

製鞋(大底/中底配方)

  • 抓地與回彈:NR 的高彈性帶來舒適腳感與止滑;多搭配碳黑/白炭黑與增塑體系微調硬度與回彈。

 

  • 耐磨需求:運動鞋/工安鞋會要求更高耐磨與抗切割/撕裂;若需耐油(餐飲、機械環境),NR 大底要嘛表層改性,要嘛改材(如 NBR/PU)。

 

  • 防滑與耐水解:溼滑地面防滑靠花紋+配方摩擦係數設計;長期水解與黃變則需抗氧化/防老體系。

 

膠帶/膠管(動態屈撓應用)

  • 屈撓壽命與耐磨耗是關鍵:NR 在反覆彎折下能保持較低內耗;用於空氣/水介質尤佳。

 

  • 介質與壓力:如涉及油品/燃油/溶劑或高壓,NR 會膨潤、強度下滑甚至爆裂;應改選 NBR/CR/FKM 等材質或採內層改材+外層NR 的複合結構。

 

  • 曲半徑/補強層:膠管設計需計算最小彎曲半徑與編織/纏繞補強層角度,避免 NR 基體在高彎曲下撕裂。

 

實務眉角

  • 耐油=優先改材:一旦是長期油洗環境,NR 不建議;短暫接觸可考慮保護層或可替換的外層件。

 

  • 耐候/日曬:鞋底或外露膠件須考慮抗臭氧蠟、碳黑遮光或外層覆膜;否則會龜裂變硬。

 

  • 程一致性:鞋底發泡或膠管擠出時,溫度/硫化時間與含水率將影響回彈與硬度穩定性。

密封件(O-Ring)與存放

適配條件

  • 可用:水、酒精、部分有機酸/鹽類等較溫和介質,且不長期戶外曝曬的密封場合。

 

  • 不建議:油品、燃油、含芳香烴溶劑、長期臭氧/UV;此時以 NBR/EPDM/VMQ/FKM 依介質與溫度選用。

 

設計與選型重點

  • 壓縮永久變形(Compression Set):NR 可透過硫化系統與交聯密度優化,但在高溫(>70–80°C)長期靜態密封時仍不如 EPDM/VMQ 穩定。

 

  • 硬度與尺寸:O-Ring 要同時看 Shore A 硬度與溝槽設計(擠壓率、間隙、膨脹裕度),避免過度擠壓或空隙導致洩漏。

 

  • 耐磨與動密封:若為往復/旋轉動密封,NR 的低內耗是優勢,但介質/溫度要先過關;必要時改選 HNBR/FKM。

 

存放與壽命管理(庫存 SOP)

  • 避光、避熱、低濕:25°C 以下、相對濕度 65% 以下為佳;遠離UV 光源。

 

  • 遠離臭氧源:如電動馬達、汞燈、電火花;臭氧會在受拉表面產生裂紋。

 

  • 避免拉伸儲存:O-Ring 不要套在過緊的掛架或小直徑筒上,避免長期拉伸造成永久變形。

 

  • 先進先出(FIFO):控制儲存年限,定期抽驗硬度、拉伸、壓縮形變,過期或性能下降即汰換。 

 

把天然橡膠放在「動態負載+低至中溫+非油洗/非長曝戶外」的舞台上,它會發揮近乎天花板的彈性與耐磨;但只要牽涉油、日曬或高溫,就必須透過配方、結構或改材來兜住風險。


🔍關於天然橡膠 總結

天然橡膠的優勢和限制,其實就像一把「雙面刃」。

 

它的彈性、耐磨與抗撕裂表現,讓它在輪胎、避震、鞋底和輸送帶等動態應用中幾乎是無可取代的選擇;同時它在低溫下依舊保持柔軟,適合需要長時間屈撓的場合。

 

不過,一旦環境中充滿油品、長期日曬或高溫,它的弱點就會浮現,容易老化或失效。

 

所以在設計或選材時,最好先檢查「介質、溫度、動態需求」三大條件,必要時搭配配方或改用合成橡膠,才能真正發揮 NR 的強項又避開風險。


🔍關於天然橡膠 常見問題

 

Q1:天然橡膠和乳膠過敏有關嗎?

是的,部分人對乳膠蛋白質會產生過敏反應(皮膚紅腫、呼吸道過敏等),因此醫療用品(如手套)常改用合成材質(如 NBR、TPE)來降低風險。

 

Q2:天然橡膠能不能回收再利用?

可以,但不像金屬或熱塑性塑料那麼容易。NR 屬於熱固性網狀結構,常透過「再生膠」或粉碎混煉的方式回收,應用於鞋底、地墊、道路鋪面等。

 

Q3:天然橡膠的價格波動大嗎?

非常大,因為受氣候(雨季/乾旱)、病蟲害、國際需求(汽車輪胎產業)與地緣政治影響。價格通常透過國際期貨市場(如TOCOM)來反映。

 

Q4:天然橡膠能不能算是環保材料?

它來自可再生的橡膠樹,是天然來源,且具一定生物降解性;但種植園大規模開發會帶來森林砍伐與碳排放問題,所以「環保性」需看整個供應鏈管理。

 

Q5:NR 能不能用在食品級應用?

可以,但必須符合相應的 FDA、LFGB 或 JIS 等食品接觸標準,且需控制添加劑與防老體系的安全性。

加LINE免費諮詢:LINE ID 搜尋 @nhp1202w

品質政策

品質

是本公司永續經營的命脈,持續不斷的改善,追求顧客滿意度。

專業

本著專業精益求精的精神,在品質要求上,展現專業之實力,逐步踏實,進行新產品開發,以滿足客戶之需求 。

服務

是公司發展的保證及追求優良品質,提升企業競爭力,並滿足客戶之需求,以達企業永續經營之目的。

9K+

產品種類眾多

60+

設備儀器精準

99+

專業服務團隊

6000+

客戶遍及全球